Views:
519

「今年最大的願望是能自己走路上學。」9歲的小欣說。小欣從小因重度腦性痲痹得仰賴輪椅生活,3年前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接受機器人步態訓練,現在小欣已能站立,北醫附醫復健團隊送她一雙粉紅色新鞋,盼她今年能夠順利如願,走路上下學。

小欣現在只能看著雙胞胎妹妹跑跑跳跳,好希望自己能跟妹妹一起牽著手,走路上下學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曾頌惠說,台灣約有16%的小朋友,因為腫瘤、神經系統疾病等,肢體僵硬無法行走,小欣就是其中一個例子,出生後,重度腦麻完全不能行走。另外,也有一名患者小圓,4歲半被檢查出脊椎長有尤文氏瘤,手術後切除,仍影響下肢動作。

曾頌惠說,北醫附醫引進Lokomat機器人步態訓練系統,該系統也是幫助小欣、小圓重新恢復肌肉神經的機器。她解釋,人體的神經具可塑性,但是一般的復健需要仰賴患者自己的運動,常會讓患者中途放棄,一旦放棄,就可能使原先的復健成果功虧一簣。

曾頌惠說,機器人步態訓練系統即運用神經可塑性的原理,由外骨骼式機械腳、體重支持系統、跑步機與即時視覺回饋系統及擴增實境組成。利用電腦控制模擬正常步態模式,協助病患移動雙腳步行,還可依照個人需求調整步行速度、體重支持的重量、機器協助力等,病患反覆不斷的練習行走,讓神經記憶、學習走路或重新學習行走的感覺。

Lokomat機器人步態訓練系統適用於所有步態不良的患者,最常見的以腦中風、脊髓損傷、腦外傷、腦性麻痺、多發性硬化症與其他骨骼肌肉神經系統疾病為大宗。

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神經外科主任黃棣棟說,小朋友出現下肢麻痺的問題,與早產有絕大的關係,出生體重愈輕者,發生腦出血的狀況愈高,一旦出現腦出血就可能影響下肢運動,得儘速介入治療與復健,否則會錯過黃金期。

曾頌惠說,台灣目前針對小朋友的機器人步態訓練系統,僅有北醫附醫有引進,不過目前皆需要自費,一個療程需要做12次,1次要價6000元,也希望未來有機會能爭取健保給付。
今年9歲的小欣透過機器人復健,已經可以站立,希望今年能完成走路上學的夢。記者陳雨...今年9歲的小欣透過機器人復健,已經可以站立,希望今年能完成走路上學的夢。記者陳雨鑫/攝影

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團隊送給小欣一雙新鞋,希望小欣能安全走路上學。記者陳雨鑫...

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團隊送給小欣一雙新鞋,希望小欣能安全走路上學。記者陳雨鑫/攝影